最近8号线的消息不断 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一个好消息 今天,终于6号线三期也带来了好消息! 2019年5月24日15时16分, 成都地铁6号线三期工程麓山大道站—沈阳路站区间暗挖段顺利贯通。 这标志着, 6号线三期全线高瓦斯暗挖隧道全部贯通! 这可不是普通的区间贯通, 这是高瓦斯暗挖隧道工程, 建设者的每一步, 都必须小心翼翼, 慎之又慎! 施工难度大 高瓦斯隧道到底难在哪里嘛? 一句话也说不清楚, 必须用一二三四五详细说明! 6号线三期工程区间线路贯穿苏码头构造及其油气田主要发育区,并受到盐井沟构造和龙泉山构造三大湾气田的影响,整体受到浅层天然气危害。 其中 ●蒲草塘站—昌公堰站区间● 主要穿越苏码头构造核部及断裂带; 临近油气田高产井和地面气苗分布区; 详勘检测油气钻孔显示区段内甲烷含量在0—65000PPm之间,部分达到天然气燃爆极限,多个详勘钻孔显示甲烷日增量超过15000ppm,属于高瓦斯区段; 区段内共设高瓦斯暗挖隧道6段, 左线总长为1735.39米, 右线总长为1794.13米, 施工组织管理难度极大, 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。 这些不仅是施工管理上的难度, 还面临极大的风险, 成都地铁是怎么做的呢? “明挖+暗挖”设计 针对6号线三期局部高瓦斯区段,成都地铁带领参建各方深入一线。 制定方案 通过实地考察区间走向、区间上方地形地貌及沿线穿越建构筑物等实际情况,经过多次论证后确定了“明挖+暗挖”相结合的方案。 从源头上降低风险 将高瓦斯区段划分成了5段明挖及6段暗挖区间,通过“明暗”结合的方式,减少暗挖施工长度,从设计源头上,降低了高瓦斯暗挖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。 设备改良保证施工安全 高瓦斯暗挖作为全线的重难点,具有工程风险高、难度大的特点。 成都地铁为确保施工安全,组织修订完善了《瓦斯隧道瓦斯防控管理制度》等数十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。 同时,还从瓦斯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改装、隧道通风、瓦斯监控检测等方面作了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。 严守安全红线 针对6号线三期工程各项重难点工作,尤其是高瓦斯暗挖隧道施工,成都地铁严守安全红线。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 通过进洞前核验、过程中分析、贯通前总结的方式紧盯高瓦斯暗挖隧道管理,严格落实“一炮三检制”、“三人联锁放炮制”、“洞内动火审批”等各项制度要求。 隧道监测及动态化信息化施工 采取人工检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,对隧道内瓦斯浓度进行全天候无间断监控,并严查施工设备防爆改装、瓦电闭锁、风电闭锁、门禁管理等防控重点,将安全管控要点逐一落实到位。 同时,通过严守材料进场验收、隐蔽工程验收、隧道开挖支护测量等多个重点环节,确保暗挖隧道质量目标落实到位,紧抓工程质量提升工作。 针对周边环境复杂 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岩层破碎带、建筑物、城市主干道这一情况,成都地铁与各参建单位在克服隧道高瓦斯风险的前提下,做实超前地质预报工作。 遵循“管超前、严注浆、短开挖、强支护、快封闭、勤量测”十八字方针,先后克服了岩层破碎带开挖、软弱围岩条件下开挖等困难,有效解决了在暗挖隧道内建筑物桩基托换等难题,提高作业工效,保证了全线高瓦斯区段高效推进。 全线高瓦斯隧道的贯通, 为6号线三期工程实现高标准开通试运营, 迈出一大步。 国家级新区的轨道交通“骨干线” 线路介绍 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起于观东站(不含),途经高新区、天府新区、至双流区,整体呈“L”型走向,止于兰家沟站(含),全长约22.08公里,全线设站18座(含已在建西博城站),均为地下敷设。6号线三期工程作为6号线一二期工程的延伸线,串联了天府新区核心地块并与1、5、18号线换乘。该线路不仅是天府新区“骨干线”,同时还与1、5号线一同加密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的纵向联系,对践行“南拓”具有重要意义。 说了这么说 还是回到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上: 6号线三期什么时候开通呢? 官方给出的预计开通时间为: 2020年年底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了! 期待! |